古老美麗的三峽融合了悠久的巴蜀文化、峽江文化、碼頭文化和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文化,古韻生動,那些傳唱了幾千年的三峽童謠不僅內容豐富,啟迪明快,順口好記,幽默風趣,而且還是練習發音、游玩嬉戲的最好方法,因此在民間廣泛流傳。
  三峽古老的童謠豐富多彩,要從學術的角度對三峽童謠進行分類似的解讀難免會掛一漏萬,我只想從記憶的長河中摘取幾朵與月亮有關的童謠的浪花,也許它們會一下打通你久遠美好的記憶。
  在三峽與月亮有關的童謠中,最為經典的應該是那首有名的《顛倒歌》:“三十晚上大月亮,強盜起來偷水缸,聾子聽到腳板響,瞎子看到翻院牆,啞巴一路喊出房,跛子盯到攆一趟,爪子(手上有殘疾)趕緊來幫忙,強盜嚇得跑得慌,一抓抓到頭髮上,原來是個光和尚。”這首叫《顛倒歌》的童謠唱的全是反義話,首先是大自然的寓意美麗的月亮顛倒出場了,強盜也在月光明亮的圓月夜晚來行竊,選擇的目標是既不值錢又不方便攜帶的水缸。在這首童謠構造的世界里,聾子要比其他人都要先聽見竊賊的動靜,瞎子也先於其他人看見竊賊,跛子更是超過常人追了竊賊一趟。
  還有幾首與月亮有關的童謠———
  月亮走,我也走,我給月亮提笆簍。一提提到天門口,打開天門摘石榴。石榴樹上一碗油,大姐二姐來梳頭。大姐梳個金板兜,二姐梳個銀板兜,三姐不會梳,梳了一個爛草兜。
  月亮走,我也走,我跟月亮打燒酒。燒酒辣,賣黃蠟。黃蠟苦,賣豆腐。豆腐薄,賣菱角。菱角尖,尖上天。天又高,好耍刀。刀又快,好切菜。菜又青,好點燈。燈又亮,好算賬。一算算到大天亮,桌子底下有個小和尚。
  月亮崽,雲里梭,先生我,後生哥,我從家婆門口過,家婆還在睏搖窩。
  月亮婆婆,燒個饃饃,丟在天上,落在西河,看牛娃娃撿達,不還外婆,外婆告狀,告的和尚,和尚念經,念的觀音。
  月亮婆婆,買把鋤頭,鋤頭落了,外婆撿到,外公告狀,告到和尚,和尚偷牛,偷到黃牛,黃牛耕地,耕到沙地,沙地點麥,點到大麥,大麥喂豬,喂到母豬,母豬下兒,下到葩兒,葩兒叫喚,給媽媽看看!
  最後想說一個當年的廣告,我知道它並不是童謠,但是在電視廣播中天天播放,加上非常有趣和順口,成為我們小孩子非常喜歡唱誦的東西,當然它就成了我們那個年代傳唱的童謠啦———
  月兒明,月兒亮,月光照在酒瓶上。遂州酒好沒法說,不喝硬是睡不著。酒香飄進月宮裡,嫦娥聞到好歡喜。嫦娥姑娘下凡來,硬要和我喝一臺。你一杯,我一杯,喝得臉上紅霞飛。嫦娥姑娘不肯走,寧舍月宮不舍酒。為了永遠喝此酒,乾脆下凡不要走。
  關於月亮的童謠還有很多,這些童謠如果從嚴肅創作的角度去考究,也許它們並不完美,但是這些童謠,卻是我們三峽兒女一代代口口相傳的文化傳承,是我們三峽一個時期的歷史文化印記。沒有了兒歌童謠,不僅是我們傳統豐富的文化缺失,更是我們代代相傳的親情阻斷。我們從小長大到老,那些兒時唱的歌謠,成為一種漸漸朦朧的記憶,但又是那樣的銘心刻骨隱藏在心底裡,時時讓我們想到了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,想到了家人那深深密密的慈愛親情。  (原標題:月光下的三峽童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pkd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